一、隔聲
外界噪聲來源很多,如馬路上汽車喇叭聲、人的喧鬧聲等等。這些噪聲的傳播途徑有兩種:通過空氣傳播或通過固有物體(如門、窗等)傳播。所以,家庭設計聽音室時,應盡量增強門、窗的密封性,如聽音室的門、窗采用雙層,或在窗的室內側掛厚簾子,或將門用密封材料包起來等。若房間的墻壁較薄時,應考慮使用隔音材料。對位于高層建筑中的聽音室,還應考慮天花板和地板的隔聲措施。上述措施對防止通過空氣傳播的噪聲比較有效。
通過固體傳播的噪聲是指由于沖擊引起建筑物上固有物體(如門、窗、墻壁等)振動而在室內產生的噪聲。這類噪聲一般較難消除,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減少其影響。如窗戶采用較厚的玻璃,并嵌緊;采用雙層墻,在兩墻之間留有空隙或在空隙中填入隔聲材料等。
二、吸聲
要使聽音室具有優良的混響效果,需要進行一定的聲學處理。由前面討論可知,房間的頻率特性、混響時間與房間的形狀、大小有關,與室內建筑材料的吸聲性能有關。因此,恰當地利用吸聲材料調整反射聲以控制混響時間,消除回聲,避免聲染色,是聽音室聲學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
吸聲材料利用空氣的粘性阻力及吸聲材料的振動和摩攘,把聲能轉變為勢能而將聲音吸收掉.不同的吸聲材料對不同頻率的聲音有不同的吸收系數,吸聲材料的選掙與放置應以使聽音室內各頻率的吸聲特性均勻為原則。通過吸聲材料的合理選擇與搭配以及適當的吸聲方法的采用,可以獲得所需的聲學特性。
常用的吸聲方法按其吸聲原理可分為三大類:多孔型材料吸聲、薄板振動型吸聲和共振器型吸聲。
多孔型吸聲材料如毛氈、植物纖維板等都具有極多的細小而深長的孔穴.當聲波遇到這些材料時,很容易進入到這些細孔中,引起空氣質點與細孔摩擦而使部分聲能變為熱能,使聲音減弱。
薄板振動型吸聲是利用術框架將薄板或膠合板固定,使之與墻面保持一定距離,當聲波遇到薄板時,由于聲波的交替壓力可使薄板振動,從而使聲能變為薄板的機械振動而被消耗掉。顯然,當聲波頻率與薄板的機械振動頻率發生共振時,能消耗大量的聲能.此時的吸聲效果最好。
共振器型吸聲是利用共振器吸收其諧振頻率附近的聲能。當聲波進入共振器時,在共振器窄入口處的空氣按諧振頻率共振,此振動對共振器頸壁產生摩擦而消耗掉聲能。
多孔型吸聲材料的吸聲系數較大,是經常采用的吸聲材料。多孔型材料的厚度、重量以及安裝情況等對吸聲效果都有影響。當材料的厚度增加時,對低頻的吸聲增加。一般來說,多孔型材料吸聲能力最佳的地方約在其厚度為所吸收的聲波最低頻率的1/4波長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