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繞聲定義

環繞聲,就是在重放中能把原信號中各聲源的方向再現,使欣賞者有一種被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包圍的感覺。環繞聲是立體聲的一種。普通的立體聲是平面立體聲,電影院或家庭影院僅僅在聽眾的前方設置“左 -右”雙聲道或“左-中-右”三聲道,隨聲聽領域僅僅在聽眾的左右設置雙聲道;而環繞聲,屬于球面立體聲,至少要有三個聲道,并且聽眾必須處于各聲道的發聲點包圍之中。在環繞聲中,除了聽眾前方“左-中-右”三聲道外,其它的聲道一般都被叫做環繞聲道,但是在7.1以上聲道環繞聲中,左中和右中聲道不被稱為環繞聲道。 |
環繞聲技術類別

環繞聲系統自出現以來受到了大家的歡迎,環繞聲技術也不斷的改進,特別是杜比實驗室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目前主要的環繞聲系統及技術主要有:AC-3杜比數碼環繞聲系統(杜比實驗室在1991年開發出一種杜比數碼環繞聲系統Dolby Surround DigitaI, 即AC-3系統)、杜比環繞聲Dolby Surround(一種將后方效果聲道編碼至立體聲信道中的聲音)、杜比B,C,S(美國杜比公司研制的系列磁帶降噪系統,用于降低磁帶錄音產生的“嘶嘶聲”)、杜比HX Pro(不是降噪系統,而是一種改善磁帶高頻記錄失真的技術)、杜比定向邏輯Dolby Pro-Logic(在杜比環繞聲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前方中置聲道,以便將影片中的對白鎖定到屏幕上)、杜比數字Dolby Digital(也稱為AC-3,杜比實驗室發布的新一代家庭影院環繞聲系統)、THX(美國盧卡斯影業公司制定的一種環繞聲標準)、THX 5.1(基于杜比數字系統的THX)、DTS(分離通道家庭影院數碼環繞聲系統)、SRS(美國SRS公司的一種用兩只音箱產生環繞聲效果的系統)、虛擬環繞聲(設法用雙聲道來獲得近似于環繞聲音響效果的一些方法)、3D環繞聲系統(利用耳朵的聽覺特性和人的聽覺心理學, 把普通的立體聲信號做一定函數的預處理, 使兩只音箱 就能使玲聽者沉浸在富有真實三維空間感的立體聲聲場中)。 |
《中國好聲音》5.1環繞聲制作

2012年9月21日,第11期《中國好聲音》的5.1環繞聲版本在浙江衛視高清頻道播出。這檔以“好聲音”為核心要素的綜藝節目成為了中國首檔用杜比5.1環繞聲制作并播出的綜藝節目。2013年7月12日,《中國好聲音》第二季開播決定全部節目采用杜比5.1環繞聲制作和播出。2012年在《中國好聲音》5.1環繞聲制作的過程中,為了不影響節目之前的立體聲制作,《中國好聲音》5.1環繞聲制作團隊是單獨組建的。錄制團隊在觀眾席上架設了24路不同制式的環繞聲/立體聲話筒,用于拾取整個演出現場的聲場環境和觀眾氣氛。此外,還在錄制現場搭建了一套環繞聲制作系統,收錄了將近100軌聲音素材,并對這些素材做了一版環繞聲實時混錄。現場采錄完成之后,團隊又移師上海的制作公司和浙江電視臺分別進行精細的后期制作和最終混錄。并將完成的環繞聲母帶送交浙江衛視完成技術審查和播出。在星空華文國際傳媒、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杜比實驗室及眾多業界廠商的合作下,5.1環繞聲貫穿了整個節目制播流程。詳細>>> |
環繞聲普及的難度

從設備和器材來看,實際上現在成型的設備已經具備了全部的5.1環繞聲技術條件,沒有任何的設備技術障礙,但是對于電視來講,制作理念從單聲道到環繞聲有一個跨越,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立體聲的制作過程,在國內的電視業界沒有真正經歷過。所以建立環繞聲制作的基礎理念方面會有一些困擾。高清電視出現以后,在技術格式上是支持5.1環繞聲的制作和播出的,但是長期以來困擾著大家的實際上是有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有很多電視臺認為,用戶端如果不具備這種從傳輸入戶到收看條件的話,又急于做這件事?而有線電視的接入播出端認為,既然沒有節目源,何必要做這件事情?這實際上是造成了高清5.1環繞聲的制播處于一個等待、停滯狀態的主要原因。 |